核心提示
“看,那个就是吸螺船”,7月4日11时,新法制报记者乘船来到都昌县周溪镇泗山村委会棠荫村时,船夫王涛琪(化名)突然示意记者注意前方的一条渔船。
据村民反映,自4月开始,大量吸螺船在泗山村委会棠荫村鄱阳湖区出现,“每天估计要吸走几十吨”。
据了解,去年7月,国内多家媒体报道吸螺船吸螺蛳破坏鄱阳湖生态环境后引起相关单位重视,有关部门进行整治,吸螺船一度得到了控制。都昌渔政分局资环股曾股长称:“目前,法律条文只禁止吸螺船,对能不能捕捞螺蛳则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加上棠荫村水域为交叉水域,执法难度很大。”
湖面上的一艘吸螺船
湖中大螺蛳都被捕捞掉了,只剩了小螺蛳
鄱阳湖区再现吸螺船
“一般是清晨下湖,下午三四点钟收拢,五六点钟上岸下螺蛳。一车一般赚一万多元,一天运十几车,能赚十几二十万元。”
鄱阳湖烟波浩渺,湖面平静,但是在棠荫村鄱阳湖水域摆渡的船夫王涛琪眼中,湖区并不平静。
“湖里的螺蛳大量消失,没有了螺蛳净化水质、污染降解、水体调节、环境优化等独特的生态功能,湖水会变得越来越浑浊。”7月4日11时,新法制报记者乘船来到都昌县周溪镇泗山村委会棠荫村鄱阳湖区时,王涛琪突然示意记者注意前方的一条渔船,“看,那个就是吸螺船。”
这条渔船比一般渔船稍大,正在拐弯。
王涛琪说,这条就是吸螺船,正准备去吸螺蛳。
据介绍,吸螺船一般是由普通渔船改装的,只要在普通渔船上安装吸螺机就可以从水底吸螺蛳。改装过程很简单,一艘吸螺船一天就可以捕捞一两吨螺蛳。
记者看到,这条吸螺船并没有作业,十来分钟后,船只向湖中心驶去。记者希望能跟上去,但考虑到风险,王涛琪没有带记者跟进。
而在不远处一艘很高的采砂船旁,有十几艘渔船,王涛琪告诉记者,这些船正在用网捕螺蛳。
在棠荫岛附近,记者注意到,湖面漂浮着白色浮沫和水草,有些地方还散发着阵阵臭味。
泗山村村民老邵介绍,现在鄱阳湖区的吸螺船非常猖狂,每天吸的螺蛳要用“后八轮”装,每天要运十几车,保守估计一天也要运几十吨。
王涛琪称,这片水域几乎每天都有十几艘吸螺船出没,分别在几个不同的码头卸货。
老邵说:“一般是清晨下湖,下午三四点钟收拢,五六点钟上岸卸螺蛳。一车一般赚一万多元,一天运十几车,能赚十几二十万元。”
据老邵介绍,这些螺蛳都经过都昌直接运往江苏出售,“一般不会卖在江西”。因为泗山汪家新屋山脚(卸螺蛳的其中一个码头)通往泗山的必经之路,今年上半年连水泥路都被“后八轮”轧坏了。
记者注意到,村路上有明显的裂缝,有的裂缝很深,裂缝沿一个中心向四周裂开,形成了一个坑,车辆通过时颠簸不已。
泗水村村支书刘斌华透露说,为了阻止运螺蛳的“后八轮”通过村路,村委会在村路上建了水泥墩子阻止,现在还有负责吸螺蛳的老板在找村委会协商。
大量螺蛳被吸走破坏了水质
“去年曾经整治过一段时间,但今年4月份,他们又卷土重来了。”
据多位村民介绍,他们经过了解得知,螺蛳船捕捞的螺蛳确实被销往江苏、安徽、浙江等地,用于净化水质和水产养殖。
棠荫村村民段文好(化名)说:“以前鄱阳湖水产丰富,但是现在一网打下去几乎没什么鱼虾。他认为这虽然和过度捕捞有关,但生态链的破坏也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