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重基础立市先立人
——我市以校舍项目建设为抓手助推教育跨越式发展
汪庚华 刘志杰
秋风送爽,丹桂飘香。新学期伊始,笔者来到九江一中八里湖校区,校园内,别具一格的教学楼错落有致,花园式的美景扑面而来。宽敞明亮的教室里,传来孩子们的琅琅书声;崭新亮丽的运动场上跳动着欢乐的“音符”……这一幕幕场景,正是我市以校舍项目建设为抓手助推教育跨越式发展的生动缩影。
近年来,我市持续加大教育投入,校舍项目建设改造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中小学办学条件得到显著改善,有力地促进了我市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校安工程”安校园。中小学校舍安全状况,直接关系广大师生的生命安全。“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实施前,我市有相当一部分校舍达不到抗震设防和其他防灾要求,校舍危房也一定程度地存在。2009年,按照国家、省有关精神,我市制定了《九江市中小学校舍安全改造工程五年总体规划》,并迅速着手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改造工程。截至目前,全市中小校舍安全工程累计投入资金9.2亿元,新建学校1259所,建成项目4144个,改造、重建面积达220余万平方米。
教育园区助均衡。为适应城镇化发展需要,我市致力于完善城镇教育服务体系,促进城镇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经争取,2010年起,我市湖口、彭泽、修水、瑞昌等十个县(市、区)先后被列为江西省教育园区建设工程试点县,计划新建学校42所,新建校舍91万平方米,总投资达156亿元。截至目前,这10个教育园区基本建成,已竣工并投入使用学校36所,竣工面积62万平方米,完成资金120余亿元,这些项目的建成,有力地扩充了城镇优质教育资源,较好地缓解了城镇学校“大班额”问题。
完善功能促赶超。为策应我市“拉大城市框架,实现从甘棠湖、南湖时代走向八里湖时代”的战略部署,我市校建工作坚持“两条腿”走路。一方面,努力完善八里湖新区教育服务功能,提升新区教育服务水平,方便新区居民子女就学,投资1.56亿元建设了九江一中八里湖校区,总投资8600万元的九江小学八里湖新校区已进入主体工程建设阶段,八里湖新区幼儿园也将于近期开工建设。另一方面,加大了对老城区的教育资源整合力度,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先后为同文中学、市三中、市六中、市双峰小学新建了教学楼、综合楼等项目,扩充了学校容量。
另外,通过合作办学、社会捐建等方式,先后建设了开发区鹤湖学校、双峰小学庐山区校区等品牌项目,既缓解了城区“择校热”现象,也让更多的孩子享受到了更优质的教育资源。
周转宿舍解师难。长久以来,住房困难问题造成农村学校教师队伍不稳定的重要原因,为解决这一问题,我市努力争取上级政策和项目支持,2011年起,修水、都昌、德安、彭泽四县先后被列入农村教师周转宿舍建设工程试点项目县。三年来,四县共投入建设资金4000余万元,计划建设教师周转宿舍878套。农村教师周转房项目的实施,让更多的农村教师在校有“家”、在校安“家”,激励着他们爱校如家,使他们真正能够潜心教书、静心育人。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据统计,近五年来,全市筹措落实中小学校建资金累计达27.97亿元,新建、改扩建、维修校舍总面积268.68万平方米。截至目前,全市中小学校舍总面积达546万平方米,生均校舍面积为7.2平方米。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市中小学校园面貌已经焕然一新,现在,无论是城镇还是农村,最安全、最漂亮的房子是学校,最美丽、最优雅的环境是校园已然成为现实。